她据理推断,那些火铳确实是晋明派人锻造的。
晋明在砂县大兴土木,修建了十几座“矿场”。这些“矿场”虽然以“矿”为名,却被砂县人称作“军工厂”,冶炼锻造了一批精良的火器,专供晋明行军应敌之用。
此外,秦州的商队经常去朱原、石曲两地做生意。
朱原、石曲都是南方临海的省份,也有几个繁荣兴盛的通商口岸。晋明曾经派遣了十几批秦州商队前往朱原、石曲,重金贿赂了当地的船队,从海外买来了火铳的图纸。他们把火铳带回了秦州,成功地进行了一番改造。
因此,秦州火铳的威力,远远强过京营所用的“梨花火铳”。
“梨花火铳”源自于前朝创设的“三眼火铳”。
约莫四十年前,先帝召集了本朝的一批能工巧匠,把“三眼火铳”略作革新,变成了“梨花火铳”,归为京营专用。